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建设 > 教工园地
教工园地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阵地之一——利群书社

发表时间: 2021-08-09 来源:管理员

“五四运动”前后,为了寻求真理和救国治国的良策,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陆续创建了大批进步团体。在诸多社会团体中,利群书社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书社成员紧紧围绕“利群助人,服务群众”的宗旨,群策群力,不计得失,共同致力于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在短时期内吸引了一大批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

1920年初,恽代英受中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前身)附中创办的书报代售部的启发,决定以“互助社”为核心组成一个新的社团。1920年2月,利群书社在湖北省武昌横街头正式营业。不久,恽代英、林育南、余家菊等12人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刊》上发表《共同生活社会服务》的宣言书。宣言书中规定了书社的名称、宗旨、预售书刊和活动规则等内容,使书社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初创12人中,不少人来自大别山地区,如林育南(今团风县)、乐景钟(今黄陂区)、余家菊(今黄陂区)等。自此,在以恽代英、林育南等为首的进步知识分子的带领下,利群书社全体成员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开启了一场旨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的探索之旅。1921年6月7日,湖北督军王占元的嫡系部队陆军第二师在武昌发生兵变,书社毁于战火。自此,利群书社宣告停业。

尽管只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利群书社经营方式独具特色,凝聚了一大批爱国青年,逐步发展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书社的主要做法有:1.注重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创办《互助》《我们的》《武汉星期评论》等刊物,对外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经常组织读书报告会,邀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员董必武、陈潭秋轮流作读书报告,宣传革命思想。诸多举措使得利群书社有了自己的舆论阵地,为新青年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扩大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不以利益为标准,行销进步书刊。书社不以书籍、刊物的销售行情作为书社采购标准,更加注重改造自己、服务大众为出发点,出售《新青年》《少年中国》《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等不易购买的书报刊,介绍新文化、新思想、新思潮。3.以学校为据点传播马克思主义。利群书社十分重视学校在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直接兴办学校或者社员到校任教的方式,推动学校改革教学内容或者指导学生阅读《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进步报刊,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更为广大的地区,为改造社会培养了新力量。

正是通过从事教育活动,利群书社成员开始直接在大别山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林育南回到家乡湖北黄冈创办浚新小学;廖焕星到河南信阳创办柳林中学;李求实到黄陂县余家湾正谊小学任教;唐际盛、萧鸿举、李求实等到黄冈浚新小学、聚星小学和清黎小学任职。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利群书社的成员不仅将普及教育作为办学的任务,同时还大力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促使马克思主义在大别山地区得以传播。其中,为利群书社创办的浚新小学作用尤为突出。其教授的内容与书社贩卖书目的内容几乎一样,成为当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1921年7月15日—21日,恽代英、林育南召集受利群书社影响的24位进步青年在湖北黄冈林家大湾浚新学校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团体之一——共存社。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此后,共存社的许多成员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来自大别山地区较为著名的成员有林育南、陈学渭、萧鸿举等。

创办利群书社既是青年知识分子进行自我革新的一个载体、开启民智的一次集体尝试,更是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功实践。书社用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将书社开办成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的进步团体,使得无数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接受新文化、新思想、新思潮的同时,让马克思主义在他们心中开花结果,其中许多人还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供稿: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  郭薪璞)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