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研成果
教研成果

《团结报》刊发我院教师文章《成仿吾五次翻译<共产党宣言>》

发表时间: 2022-10-28 来源:管理员

编者按

10月27日,民主党派中央级党报《团结报》文史周刊版刊发我院教学科研部部长瞿萍撰写的文章《成仿吾五次翻译<共产党宣言>》。文章全文如下:

397495469.jpg

成仿吾五次翻译《共产党宣言》

成仿吾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他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和教育工作,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1929年到1976年,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长河里,他先后五次校译《共产党宣言》,努力为马克思主义奔走呼号,他的一生是奋发进取、追求真理的一生。1984年成仿吾逝世后,中共中央书记处高度评价他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永远进击的一生,是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播鞠躬尽瘁的一生。”

首次翻译,译稿丢失

成仿吾,1897年生于湖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3岁留学日本,立志通过科技实现富国强兵。但社会现实让他决定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1年,他和郭沫若、郁达夫等人一起,创建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力图用文学作品唤醒民众。在十年历程中,创造社的文学作品方向不断变化,成仿吾的思想也在不断转变,成长于革命浪潮中的他不断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后来接触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以及鲁迅这样的革命文化人士,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自己的见解,逐渐从文化革命青年成长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27年大革命失败,成仿吾在白色恐怖中经受住考验,信念更坚定,他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因此赴欧洲探求马克思主义,继续坚持革命。在莫斯科,他经常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蔡和森讨论马列主义理论的经典文献等问题。后移居德国,跟随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赫曼·东克学习马恩经典德文原著,积累了深厚功底;他还自修俄语、法语,精通日、德、英、法、俄5种语言,为首次翻译《共产党宣言》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革命形势深入发展,急需更多的马列著作去学习系统理论。1929年,蔡和森得知成仿吾住在德国,条件便利,能容易弄到《共产党宣言》德文原版,且其语言功底深厚,遂写信委托他进行翻译。成仿吾用了当时流传较广的德文版,参照其他外文经典译本,用数月时间完成。安全起见,成仿吾委托一个德共党员将《共产党宣言》中译稿转交给蔡和森。蔡和森当时已调回国,不久壮烈牺牲,这本珍贵译稿也就石沉大海。成仿吾为蔡和森的牺牲深感悲痛,也为《共产党宣言》首译稿丢失深感遗憾。但正是蔡和森来信相邀,才有了成仿吾与《共产党宣言》首次结缘,才与《共产党宣言》结下一生情缘。

再次翻译,广泛传播

1933年,成仿吾到达中央苏区,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教育委员。从此专注党的教育事业,做马克思主义坚定传播者。长征中,他携带最多最重的行李是马列经典书籍,德文版《共产党宣言》是他的最爱。到陕北后,成仿吾奉命组建陕北公学,培养抗日干部,期间他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与实践,也开始第二次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历程。

1938年,中宣部得到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小册子,让成仿吾和时任《解放日报》编辑的徐冰合作翻译。成仿吾后来回忆说:“当时延安连像样的德文字典都没有,只能凭脑子记的单词来翻。如果能找到一本字典,就是宝贝。”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成仿吾完成对《共产党宣言》的二译,这个译本首次在书前刊登马克思、恩格斯的标准像,语言更规范、表达更准确,排版上也向现代书籍形式过渡。这个译本当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上反响巨大,不仅是陕北公学的必备教材,也是党员干部的必读书籍,在各抗日根据地、甚至国统区敌占区都广泛传播。成仿吾也成为将《共产党宣言》德文原版译成中文的第一人。由于条件限制,译后无法仔细校审,成仿吾对这一版本并不满意,心中留下遗憾与牵挂。

三译稿毁于战火,独自四译

1945年,成仿吾任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晋察冀边区参议长,在战火中既组织教学,还处理政务。虽然二译《共产党宣言》中留下遗憾,但一直没空重新校订。这一年,他去延安参加中共七大。工作虽忙,但一有闲暇就对《共产党宣言》译稿进行修订,字句斟酌、反复推敲,这是他第三次校译,对1938年版本进行较大改动。译稿完成后交给解放社准备印刷。但不久,蒋介石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目标直指延安。国民党军队出动20多万人对解放区狂轰滥炸,中共中央面对强敌压境,主动撤离延安,成仿吾第三次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译稿还未印刷就又失去下落。

1952年,对《共产党宣言》传播情有独钟的成仿吾,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出版105周年、马克思诞生135周年,在繁重工作之余,开始第四次翻译。

此时,成仿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这是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新型大学,主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学习苏联经验来发展自己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工作虽忙,但他仍“忙里偷闲”地将延安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进行校译,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印行使用。这次是成仿吾独自完成,他在译后记中说:“译文本是很难令人满意的,好在《共产党宣言》是宜于细嚼的珍品,对那些细心研究或反复钻研的同志们,相信是会有帮助的。”在四次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成仿吾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加深,他主张中国人民大学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学习苏联,而非全盘皆收、生搬硬套。但学校的一些领导却认为他自高自大、不虚心向苏联学习,对他予以批判,并调他到东北师范大学工作。尽管正确意见受到不公平批判,成仿吾仍服从组织安排,只是在思想上保留自己正确的观点,坚守了真理。

第五次潜心校译

1975年,成仿吾开始第五次校译《共产党宣言》。这一次,他向毛主席主动请缨。十年浩劫中,成仿吾由于早期在创造社发表过批评鲁迅作品的文章,被扣上反鲁迅罪名,年近70的他虽遭受摧残迫害,但始终未动摇对共产主义、对党的信念,他决定再进行一次心灵上的长征,开始撰写《长征回忆录》,采取另一种方式与反革命集团斗争。他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用马克思主义论述展开写作,还原历史本来面貌。同时,他意识到社会之所以动荡,是有人在借机肆意篡改马列主义,因此他决定重新校译马列原著,传播真理,与强权邪恶势力作斗争。成仿吾在给毛主席的信中谈到马恩原著翻译问题,他指出如今译本中错误很多,希望能够重新校译。毛主席亲笔批示调成仿吾回京,到中央党校专门从事马恩著作中译本的校正工作。

为准确生动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成仿吾把1848年、1883年、1890年等六个德文版本《共产党宣言》作了比对。翻译期间,成仿吾每天与助手讨论三小时,逐字逐句研究修改稿,有时为弄清一个词、一句话的含义,他把好几本词典、好几种版本《宣言》铺在桌上,右手拿放大镜,左手按着要研究的字句。在三遍重大修改后终初步定稿。印出后,成仿吾送给胡乔木、范若愚、张仲实等同志指正,还邀请在京26个有关单位的同志座谈,并到工厂、公社和部队中去征求群众意见。多次修订后,1976 年成仿吾完成对《共产党宣言》第五次翻译,在中央党校印出。当时已90高龄的朱德拿到这个新译本,找到成仿吾激动地说:“弄通马克思主义很重要,为了弄通要有好的译本,你这个新译本没有倒装句,好懂。你这个工作是根本工作,做对了对世界都有影响。”寥寥数语,是对成仿吾一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的高度鼓励与赞扬。

“良心不死,终当可敬;士气不衰,总有可为。我们要存此心,为正义和真理而战”是成仿吾的真挚表达。五次翻译《共产党宣言》是成仿吾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的最好印证,也是他坚守与传播真理的生动例证。

(供 稿:教学科研部)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