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培训 > 学员论坛
学员论坛

走进大别山 感悟大别山

发表时间: 2018-11-13 来源:管理员

 

秋雨淅沥,秋风萧肃。这个季节,田野上的庄稼已经收割归仓,新埋入的种子,尚在泥土里积蓄能量,辽阔的黄土地显得有些空荡荡。在这样的时节里,我们走进了大别山,走进了书本上读过、电视上看过、唯独没有亲身感触过的大别山,双脚踏踏实实踩在大别山的土地上,在一砖一瓦、一碑一墓中寻觅历史的痕迹、体悟那段波澜壮阔的战斗岁月。

寻访大别山,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中穿行,缓步走过革命遗址、纪念馆的每一个角落,悉心聆听老师们满怀深情的讲解。多维的信息,描绘成一幅又一幅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串联起我们记忆深处对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点点认知,在脑海中全面深刻地再现了那段硝烟弥漫、充满战斗流血的历史往事。

探寻大别山,在烈士陵园、在革命纪念馆,一件件旧物、一幅幅画像、一个个名字,就像通往那段历史的一扇扇门窗,通过讲解老师的叙述,一位位个性鲜活的英雄、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我们心头久久萦绕。现场教学课上,听到一位位仁人志士遭受敌人疯狂残害的细节,愤怒的血液在胸膛里奔涌,悲伤难过如鲠在喉,他们也是有父母心疼的孩子、也正值青春年少,却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经受着生与死的搏斗、血与火的洗礼,将珍贵又短暂的生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感悟大别山, 感悟大别山山山埋忠骨、岭岭铸英魂的震撼壮举,感悟大别山人民“28年红旗不倒的伟大精神。历史资料显示,大别山区两百多万人参军参战,近100万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热土一抷魂,许继慎、蔡申熙、吴焕先等老一辈革命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忠贞信仰,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涤荡着我们的思想。

感怀大别山,感怀大别山的英雄儿女为革命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感怀大别山英雄儿女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他们用钢铁意志、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点亮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胜利曙光。都说革命英烈灿若繁星,给黑暗的旧中国带来了光明,那么身处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当我们抬头仰望星辰大海的时候,会怀有怎样的心灵感悟?我们能够为祖国母亲做些什么?我们能为后来人留下些什么?

传承大别山,传承大别山革命先烈坚贞忠诚、永跟党走的革命传统,传承大别山英雄儿女坚守信念、敢于担当的精神。新时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腥风血雨的战争,也没有体验过生死艰难的抉择,但是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交融中,无形的较量从未止歇。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和初心,以爱国的情怀、以敬业的精神、以诚信友善、敢于担当的品质做好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带动周边的群众或者同事,为民族复兴、为社会进步、为公司发展进献绵薄之力。

历史不能遗忘,大别山战场的硝烟虽早已弥散,但坚守信念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却需代代传承,就像播撒在广袤黄土地上的一颗颗种子,凝结着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在未来的某个时节结出繁花硕果。

最后,用一首词作为此次培训的结尾。

念奴娇·大别山学旅

峰峦叠障,八百里,望断骏驰飞舞。

铜锣鼓号,声犹在,难觅烈迹铮铁骨。

枯草疾风,硝云弹雨,红心寸丹战忧苦。

红旗不倒,漫卷摇篮圣地。

遥想岁月峥嵘,风雨七里坪,红灯彻夜。

借以此篇,济云志,理想信念弥坚,

排难创新,砺步中华梦,光耀日月。

初心不改,牢记使命担当!

(作者:陈丽双、张亚杰,中机六院“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班学员)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