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培训 > 学员论坛
学员论坛

从防御到进攻,这步险棋为何能胜利——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启示

发表时间: 2018-05-22 来源:管理员

大别山是中国革命战争从防御走向全面进攻的转折点,是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战略转折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这样接近过。在这样关键的历史时刻,总结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经验,对今天我们应对国内外的风险挑战,开展新的伟大斗争,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在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期间,我学习了解了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历史性转折的过程。千里跃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6月。在此之前,我们党已经进行了20年武装斗争,在此之后2年,就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千里跃进大别山,被毛泽东同志称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作为后人,今天我们自然可以轻松地评价历史,但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就会发现在1947年作出这一决策时,我军在军力、武器、人口和经济等各方面还不占优势,国内外各方,无论是国民党、美国、苏联还是我们党内部,对能否战胜国民党还没有信心。从事后来看,谁也没想到胜利来得这么快。在当时的情况下,党中央、中央军委毅然作出跃进大别山的决策,并且取得胜利,确实是一招险棋。敢于走这招险棋,能走赢这步险棋,有值得今天借鉴的启示。

树立自信、敢于斗争,敢于在关键时刻推动历史前进。从历史上看,重大的历史转折,固然从根本上是有赖于基本力量的对比和历史演变自身的逻辑。但是在关键时刻,树立强烈的历史自信,能够提前洞察基本面的变化,并且敢于抓住关键机遇实现历史转折,这种决心和意志也是同样重要的。

1947年时,虽然我们党在军力、武器、人口和经济等各方面还不占优势,但是从事物发展的趋势来看,我军开展战略反攻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在一年时间里,战争基本上是扭在解放区内打的。一年共消灭国民党军97个半旅,极大消耗了国民党军的实力。解放军在连续作战中得到了锻炼,缴获了敌人的很多武器装备。同时,解放区普遍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政权建设,已经具备了发动群众和局部执政的经验。而国民党自身内部的矛盾也日益暴露,1947年美国特使魏德迈来中国进行全面考察后,认为国民党如果再不改革,解决腐败、特权等问题,就难免失败,这表明美国内部也开始对蒋介石政权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对人民解放军来说,过去一年主要在解放区作战,对解放区消耗极大,例如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绝大部分都用于军费开支。野战军、地方军加起来四十多万人,长期下去实在养不起。“我们早一点打出去,就可以早一点减轻解放区人民的负担。”

在兵力还没有超过对方的情况下,综合各方面因素的考虑,下决心发动战略决战,需要有大智大勇。要因势利导,把战略反攻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首先就是要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树立自信,敢于在关键时刻推动历史前进。毛泽东、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人正是在这时走出了这关键一步。毛泽东历来强调: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做战前动员时,面对怯战动摇的情绪,鲜明地指出:越是在困难的时候,高级干部越要以身作则,鼓励部队坚决勇敢地歼灭敌人。后来,在全国战略决战之前,毛泽东在给东北局的电报中也强调,“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关键历史时刻抓住时间窗口推动历史前进的历史自信。这种自信,不是一种虚妄和空想的信念,而是来自于对现实斗争形势的科学认识,来自于对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伟力的信心。大别山之所以28年红旗不倒,就是因为在革命斗争艰难的时期,始终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战略大反攻一定能够到来。

当前,我国有不少领域的改革,面临的形式就类似于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前的情况。那就是,过去的不少改革在基层和外围已经试点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核心的体制机制还没有突破。拿医疗改革来说,我国医改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公共卫生、基本医保全覆盖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当前最为艰巨的任务,就是突破公立医院改革这块硬骨头。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下更大的决心,及时在试点的基础上,把改革引向核心地带。

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不惜以局部牺牲换取全国胜利。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斗中,担负攻坚任务的刘邓大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转入战略进攻之前,该部本来是全军几大野战军里人数第一、战绩颇佳的一支,擅长大量运动歼敌,能打较大规模的战役。然而在经过大别山转战之后,刘邓所部主力受到很大削弱,已减员过半,重武器丢光,部队作战能力大不如前,成为了解放战争中唯一一支战力大幅下滑的野战军。

如果从局部来看,对晋冀鲁豫野战军来说,这固然是不划算的。但是,这支部队的牺牲,换来了全国战局的主动。用邓小平的话说,这一战把战略纵深前移了一千公里,而全国才有几个一千公里?刘邓大军扎到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中心地带,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在关键时刻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国胜利,这同样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优势的体现。今天我们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全局意识,也正是为了解决在化解重大风险、解决重大问题中,更好地体现全国一盘棋的思想。

今天,我们面临着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全球形势的大调整、大发展、大动荡,我们同样需要树立敢于斗争,敢于在关键时刻推动历史前进的自信。这种自信也不应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建立在对我们的制度和道路的清醒认识上,既不盲目自大,又不妄自菲薄,看到我们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抓住难得的时间窗口,推动历史前进。

(作者:江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青年党员培训班学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主任科员、副研究员。)

前一条: 学员组诗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