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培训 > 学员论坛
学员论坛

大别山精神照耀我们勇往直前

发表时间: 2018-05-02 来源:管理员

满园春色、柳绿花红、春雨潇潇的四月,我们有幸作为“新疆哈密市党政办系统干部实践教育培训班”的一员,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大别山的红色之旅,来到大别山干部学院参加为期一周的实践教育培训。踏上这片红色热土,处处是山城美景,新县县城依山傍水,姹紫嫣红、美不胜收。一周来,通过认真学习大别山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心灵深处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和洗礼。

五天来,学院的老师们将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研讨等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多角度、多层面地为我们讲授了大别山厚重的革命历史,参观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许世友将军故里、博物馆、将帅馆、烈士纪念馆,踏上了“明心路”,让那段波澜壮阔、气吞山河、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照进现实,洗涤心灵,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当前幸福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

大别山不仅拥有千年的历史,秀丽的风景,作为长江与淮河,南北方的分水岭,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是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地。新中国建立初期,大别山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主要活动地和战略转折地,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从1921年建立中国共产党到1949年全国解放,在长达28年的革命历史中,大别山人民掀起了一次次惊天动地的革命浪潮,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壮丽诗篇。28年红旗不倒,武装斗争不断。大别山亲历和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别山,向我们倾诉着曾经波澜壮阔的历史,告慰着英雄不朽的忠魂,昭示着无限美好的未来。“坚守信念、胸怀大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将照耀我们勇往直前。

 忠  诚 

古人谓:忠者,德之正也。惟正己可以化人,故正心所以修身乃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许世友将军“生前尽忠、死后尽孝”和新县“山山埋忠骨、岭岭有雄魂、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的革命斗争史将这句话践行始终。大别山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够坚定不移,义不容辞地投身革命斗争,抛头颅、洒热血,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都始终忠于共产主义这一最为崇高、最为远大的理想信念。正是凭着这种理想信念,他们才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坚持革命、追求真理建立新中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党员,应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团  结

“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一男女参战的情景是整个大别山人民支持红军,团结一致参加革命的生动缩影。从建立苏维埃政权到保卫革命根据地,从抗日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到解放战争“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大别山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坚定地跟着党走,构成了大别山精神的核心内容。“团结一心”的大别山精神,让我们想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基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作为一名新疆的干部,民族团结要从我做起,争做民族团结的有力引领者、执行者,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忠实践行者、推动者,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奉  献 

重事业、淡名利,讲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别山人民群众为支援革命捐献粮食衣服,送医送药,救助伤员,传递情报,把自己的儿女送去参军。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这种自愿舍弃一切乃至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大无畏精神,充分展现了大别山人民甘于奉献的浩然正气。和平年代虽然不需要我们像革命先烈们那样驰骋沙场、杀敌斩寇,但我们更应该继承优秀传统,甘于奉献,秉承先烈们的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总目标,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新疆哈密市党政办系统干部实践教育培训班第二组学员)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