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早春三月,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初至新县,远望青山横亘,近看白水绕城,处处春花烂漫,心中蓦然泛起李白两句诗词,待瞻仰凭吊革命遗址、先烈丰碑后,这首似不相及的诗,愈发清晰起来。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豫风楚韵,大美新县。鄂豫皖三省交界处,革命圣地新县依山而筑、抱水而居,如一位质朴含蓄的母亲,张开双臂拥着、护着、守着这一方水土,用她宽广无私的胸怀,滋养、哺育着勤劳善良的大别山儿女。青山著意、白水粼粼,母亲安详地、静静地看着兔走乌飞、寒来暑往。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五更天寒、烽火狼烟。革命风起云涌,将星璀璨交映,民族家国断续存亡之际,以许世友、郑维山为代表的大别山儿女,奋举红旗、高擎火炬,毅然离家别亲,万里报国从戎。新县一地,走出了43位共和国将军,牺牲了5万多仁人志士。村头河畔、山脚路边、寻常阡陌,依稀当年母送子、妻送夫,萋萋满别情。分离千言难尽、别时一语凝噎,唯有远处山风料峭,杜鹃映山。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魂牵故里,梦萦中华。这是游子对祖国,家乡的眷恋,对团聚重逢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的期望。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许世友将军,病重弥留、两易遗嘱的郑维山将军,终魂归故里,守着乡土、陪着亲人。革命先烈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俭己厚人、心系群众的情怀令人感动。而故乡也牵挂着游子,人们脸上的自豪与荣光,烈日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夜色里久久不绝的戏曲声,又何尝不是家乡、人民对先烈的缅怀与敬仰,何尝不是革命精神的延续与传承。元帅将军、贩夫走卒,又何异焉?若言青松翠柏、忠魂英骨,这片土地,洒满了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热血,书尽了血浓于水的党群、军民情感。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悠悠千古,浩浩大风。处处埋忠骨的崇山峻岭间,每每听到讲解动情处,每每肃穆鞠躬、敬献白花时,不由眼角湿润、胸中热血难抑,“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天地失色、山岳同悲!恍惚间,先烈英魂似穿越阴阳,铿锵共鸣,“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一个名字、一种信仰,无数声音,激越回荡。于是行将离去,耳畔却如歌长鸣。
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来兮,杨柳青青。英雄远去,精神不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者:陈卓磊,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学员,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