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别山精神 当好大别山精神时代价值的践行者
作者:唐山市委党校2016年春季学期乡科级干部培训班 张延山
走进大别山,这应是大部分学员第一次踏上这片红土地。第一印象是,茂密的植被,绿色的生态,天然的氧吧。但当听着《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送红军》《映山红》,沿着先辈的足迹踏访每个山头、每条小道、每个村井、每个院落、每条溪流,以至每块石头、每寸土壤,这里的一草一木无不诉说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石一瓦无不铭刻着烈士的英名。虽然往事成云烟,但似乎又回到眼前:那是一个何等苦难的岁月,那是一个何等峥嵘的岁月,那是一个何等激情燃烧的岁月!又是怎样的一群不凡的青年,他们年轻、充满活力、意气风发,又信念如铁、意志如钢,不求荣华、不羡富贵,视死如归,探索并实践出一条救国救民无不充满着曲折、波澜的道路,但这是一条最终通住胜利的道路,是用这群不凡的人鲜血和生命铺就。这群人,就是中国革命的先锋,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坚。他们靠什么28年红旗不倒,他们靠什么走向辉煌?理想和信念!这种理想和信念,是一种远远超乎物质追求,远远超乎肉体之外无限的力量。他们是谁?是徐向前、许世友、吴焕先,是沈泽民、郑维山!是从大别山走出的349位将星、战神,是像罗明榜那样没能成为将军成千上万英雄的战士,甚至连战士都不是的肖国清等一群少年英烈,当然还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
如今,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已牺牲或故去,但他们却永远不死!不死的不是他们的躯体,是一种不可磨灭或历久弥坚的精神,那就是大别山精神,就是“对党忠诚、坚守信念、胸怀大局、勇于担当”的精神!
理解了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做些思考呢?
走向辉煌的起点在哪里—井冈山,太行山,沂蒙山,大别山!终点在哪里?说有终点,那就是共产主义;说没有终点,那就是我们要带着理想和信念一直向前。革命的先辈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为我们带来了富裕、安康、幸福。但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下,我们的思想不免被冲击,我们的观念在变化,我们的理想信念也在淡化,“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严峻地摆在了8700万名党员的面前。大别山精神,至少让我们增强了“三个自信”,激励我们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忠实践行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捍卫者。
经过大别山革命教育的洗礼,使我们对大别山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的认识从抽象、离散、幼稚、肤浅到具象、系统、成熟、深刻,得到了升华。如今,环境不再艰苦,不再有生死的考验,我们已有了和平稳定的环境,较好的物质条件,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我们有能力创造出比先辈更加辉煌的业绩,有理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更伟岸的丰碑!
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就要与时俱进。当前,就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以“五大发展理念”领航我们的各项事业,在经济发展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理解和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三严三实”的作风,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切实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像革命先辈那样做到“知行合一”。
在此,我代表第四组的全体学员提出倡议:希望我们每位学员都能把此次在大别山看到的、学到的、感悟到的带回去,带到本单位本部门,去影响更多的人。建议用我们的所学所得给单位的党员干部讲一堂党课。
最后,给大家讲一件小事来结束我的汇报。昨天从列宁小学回来,总觉得应给我的孩子做点儿什么,想来想去就给上大一刚被发展为党的积极分子的儿子发了条微信:大别山女英雄少年英烈肖国清,9岁参加革命,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6岁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儿子,要学习英雄精神,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儿子很快给我回复了一张照片:张大蔚同学,在2015-2016年度中,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团干部。特发此证,以资鼓励。共青团天津工业大学委员会。
我可不可以这样想:我的孩子正在成长为一名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好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