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交运集团大别山干部培训班第二期第三天侧记

5月21日,红色首府新县,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郑州交运集团大别山干部培训班第二期的培训学习进入了尾声。今天培训的主题探寻传奇将军的对党忠诚,敬仰先烈信念如山的力量。上午现场教学地点是许世友将军故里,下午是赴新县箭厂河乡红田遗址和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现场教学,再次感悟红色大别山理想高于天、信念坚如铁的强大精神力量。

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大家就来到了位于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洼的许世友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头戴军帽,两眼炯炯有神的许世友巨幅石像,雕像眼望远方,形象地展现了一代名将的风采。

在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许世友历尽艰险和曲折,其英勇的精神,刚直的性格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写就了他独特的一生。

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分组先后参观了许世友故里、许世友将军纪念馆和许世友将军珍藏万枚毛主席纪念馆,并在将军墓地前,全体人员三鞠躬,表达了全体学员对许世友将军的敬仰和怀念。

尤其是他对党忠诚、无私无畏、襟怀坦荡、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和精神风范有了更加深刻的敬佩和崇敬。

下午,大家首先来到鄂豫皖苏区的策源地和发祥地的新县箭厂河乡红田遗址前。在途中,大家都亲手制作了寄托哀思的小白花。


红田是箭厂河乡一块普通而又不同寻常的稻田,黄麻起义失败后,地方反动势力疯狂反扑,先后有毛国兴、程儒香、程怀天等300多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在这块不足30平米的地方。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块土地,也诞生了一个凝重的名字——“红田”,在这里,随处捧起一把泥土都能攥出血来……

沿着小道,大家手持小白花,深情沉痛地来到红田前。

老师深情而凝重的讲解,让全体学员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家都深深地被革命先烈为了追求理想,捍卫信仰,为了正义自由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并为之前赴后继的精神所深深震撼,尤其是用烈士鲜血滋润的红田如今已经长出了茂密的绿草,预示着烈士的英名将被世代传承。

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将来留下点什么”的深刻思考。

在默哀之后,大家来到记载着这段历史的石碑前,恭敬地献上白花,向烈士三鞠躬,并绕红田一周以示深情缅怀……

从红田出来,大家又来到了列宁小学。箭厂河乡的列宁小学,是当年鄂豫皖苏区1千多所列宁小学的其中一所,由吴焕先创办,地址就在当时的吴氏祠堂里。
挨着列宁小学的,是现在的箭厂河乡红田小学,学校不时传来小学生朗朗的读书声……
进入小学,不大的校园内,两棵枝繁叶茂的广玉兰,矗立在大院正中两侧,平添了几分生机,仿佛记载这里发生的每一件感人故事。

大家坐在当年学生上课的教室内,聆听着老师讲授学生上学的场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词作者成坦,被称作“大别山的刘胡兰”肖国清都曾经在这所学校学习,肖国清还是这所学校的校魂。

箭厂河乡革命纪念馆就建在现在列宁小学里。早在二十世纪初期,这里就有共产党员从事革命活动。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箭厂河乡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先后走出了7位共和国的将军,同时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极大牺牲,有一大批革命先烈,这里是“户户有红军,村村有烈士”。

最后,学员们又乘车来到了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的长胜街。红安县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郑位三、秦基伟、徐深吉等143位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湖北黄安七里坪见证了大别山革命斗争的“二度辉煌”。


目前的七里坪长胜街仍保持着苏维埃时期军政机关的原貌。走在长胜街,七里坪革命法庭、列宁市经济公社、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鄂豫皖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英雄纪念碑,人民工会,中药局等革命旧址依次进入大家的视野,这些革命的遗迹,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置身于长胜街,一路学习、一路思考、一路感悟……

最后,大家在镌刻着徐向前题写碑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纪念碑前合影,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