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18日,信阳市乡镇志编纂工作推进会议暨乡镇志编纂业务培训班在我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市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县乡史志办主任共计90人参加了培训。

17日上午,开班仪式在我院第三报告厅举行。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管仁富、信阳市政府副市长张明春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信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陈晓玲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新县县委副书记、我院党委副书记林志成作开班致辞。
林志成在致辞中说,大别山是一座英雄之山、转折之山和胜利之山,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孕育出了大别山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大别山干部学院以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为主线,以弘扬大别山精神为主题,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构建了专题类、现场类、访谈类、体验类、情景类等10多类近百门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学员的称赞和好评,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作为立足大别山革命历史开展党性教育的基地,大别山干部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地方史志办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恳请领导和同志们对新县的改革发展,对大别山干部学院各方面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张明春在讲话中说,地方志绵延千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载体,凝聚着中国特色的历史智慧。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重要历史节点,全面开展乡镇志编纂工作,详细记录我市城镇化发展历程,对于传承和抢救乡土文化,探索总结新型城镇化发展经验、模式、道路,具有深远意义。乡镇志编纂工作是一项千秋事业,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局势,对全市乡镇志编纂工作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确保底子清、情况明,有的放矢抓好编纂工作。一是保障有力,落实主体责任。二是试点先行,扎实有序推进。三是精心指导,切实履职尽责。四是定期督查,确保工作实效。

管仁富在讲话时说,在这个深秋的时节,信阳市举办培训班,对乡镇志编纂骨干进行培训,以推动该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这充分体现了信阳市委、市政府对史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信阳史志工作者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精神。信阳历史底蕴深厚,人文内涵厚重,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超文化在此交融荟萃,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呈现出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独有特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信阳的发展令人振奋,信阳的史志工作也在力争上游。信阳市史志办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史志工作先进单位。
就乡镇志编纂工作,管仁富强调,一是深刻认识编纂乡镇志的重要意义,深入发掘乡镇历史文化资源。乡镇是无数中国人生命的底色和成长的摇篮,作为全面系统记述一定行政区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资源性文献,志书是以上功能最好的载体。编纂乡镇志是对乡土历史文化的保护,是乡土意识的传承。二是加大支持力度,为乡镇志编纂提供坚强保障。乡镇党委和政府必须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将乡镇志编纂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任务,全力支持志书的编修,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三是准确把握编纂乡镇志的规范要求,切实编修精品乡镇志书。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志,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各项工作。以《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为依据,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执法,把《条例》的贯彻落实贯穿于乡镇志编纂、审查验收、出版、开发利用等全过程,努力开创依法治志新局面。

开班仪式上,管仁富、陈晓玲分别代表省、市地方史志办向我院捐赠图书700册和800册,林志成、孙伟等院领导代表学院接受了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