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别山是一座革命之山,从建党之初到新中国诞生,革命的火种薪火相传,革命的红旗巍然不倒,这里“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岭岭埋忠骨”,这里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和不朽传奇,这里铸就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成为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立足地,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2019年6月2日,为加强对新乡审计机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新乡市审计局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一行40余人,带着对大别山革命圣地的向往之情,带着对无数革命先烈忠骨遗魂的敬畏之心,带着对大别山革命精神的传承弘扬之志,来到位于信阳市新县的大别山干部学院,开展为期4天的党性教育培训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党员干部先后聆听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专题讲座;参观“红田”惨案遗址和列宁小学旧址;瞻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和鄂豫皖苏区将帅馆;拜谒了许世友将军故里;重走“志仁小道”。充分利用大别山厚重的革命历史资源,通过课堂教、现场看、专题研、体验学,激情互动和情景再现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集中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1.召开班务会:明确任务 严肃纪律
6月2日晚上8:30,学员们刚刚到达大别山干部学院稍作安顿,局领导就协调带课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明确培训任务和要求。班主任张凯敏老师介绍了培训班课程设置和培训纪律,局领导对全体学员提出具体要求。局领导指出,全体参加培训党员干部要围绕“是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干”,认真剖析、学习和思考。要提升站位,深化认识;端正态度,珍惜机会;严肃纪律,维护形象;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做到学思践悟、以学促行,把在这里学到的精神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党性、改进方法,模范践行我局“党建统领 依法审计 服务大局 追求卓越”的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以审计工作的高质量服务于新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开班仪式:授旗担责 笃学铭志
6月3日上午8:30,新乡市审计局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在大别山干部学院正式开班。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性教育培训班40余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局领导和学院副院长共同为学员授旗,学员代表接旗。学院副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欢迎辞。希望大家通过系统的培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汲取营养,增强党性;弘扬精神,继续前行。

3.红田惨案遗址:红田无言 刻骨铭心
“红田”惨案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街南一块不足30平米的稻田,1927年12月,黄麻起义后,反动地主清乡团勾结敌军疯狂镇压革命群众,血雨腥风笼罩着整个箭厂河地区。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00多人。这些人中,年纪最大的是75岁的普通农民高厚建,最小的是16岁的儿童团员吴狗娃,还有一部分是来不及撤走的鄂东军伤员。人们把这块被鲜血浸透的稻田称为“红田”、“仇恨田”。“红田”惨案是鄂豫皖革命先烈坚守信念、视死如归、前仆后继革命精神的历史见证。通过学习,深刻领悟了在艰难战争岁月中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别山28年革命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中蕴含最突出、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4.列宁小学旧址专题讲授:信仰坚定 誓死如归
1930年,为了适应农民运动的需要,在吴氏宗祠创办"中山小学"的基础上,改称"列宁小学",学校开设有国语、算术、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等课程。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编成各种模范本作为学校教材,坚持边教学边生产。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中,列宁小学学生踊跃参军参战,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年仅16岁的女共产党员肖国清被捕后,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被敌人活埋。列宁小学80余名学生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60多人在艰苦的征程中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留下的学生则坚持斗争,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6月3日上午,叶希武老师在《誓死跟党走》专题讲授中,从对政治信仰疑惑中找寻证据、深入乡间探访革命后代、走访群众、探寻追求信仰密码。用感人的事实解除疑惑并教育大家:大别山28年革命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中蕴含最突出、最伟大的精神财富就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5.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英烈长眠 复兴有我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安葬着近百位著名烈士和红军首长遗骨,纪念着鄂豫皖苏区13万多名革命烈士,集中反映了英雄的鄂豫皖苏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的漫长岁月中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英烈广场,英名墙似一叠打开的历史画册,镌刻着鄂豫皖英烈广场3省26县上万名革命先烈的英名,集中展现了鄂豫皖苏区人民功勋不朽、浩气长存的英勇气概。全体培训学员在英名墙前,举起右手,从温入党誓词,这誓言,穿越历史见沧桑,荡涤心灵见光茫,砥砺复兴永不忘。

6.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将星闪耀 国家脊梁
在革命的风风雨雨中,大别山这块红色土地养育了数十万名革命战士,输送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军和一支抗日武装力量新四军第五师,成长了一批又一批革命将领,走出了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刘华清、许世友、李德生、王树声、洪学智等2位元帅、3位大将、21位上将、43位中将和280位少将,他们横刀立马的英名,南征北战的伟绩和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他们是众多革命志士的杰出代表,是大别山人民的骄傲。6月3日下午,培训学员刚刚走进参观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就被迎面的将帅墙所折服,349颗将星闪耀,将帅如山,这不正是“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脊梁吗!

7.重走“志仁小道”:体验艰难 感受困苦
“ 志仁小道”,是鄂豫皖边区最早革命领导者之一王志仁,因长期在鄂豫皖边界从事地下活动,开辟了一条秘密山间小路。6月4日上午,学员们穿红军服、走红军路,唱红歌,体验红军当年艰苦环境,陡峭山路,夹岸高山、急湍细石,丝毫没有阻碍我们的热情和坚强,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搀扶,一路高歌,通过学员的亲身体验,从多个维度接受教育,汲取营养,筑牢党性。在重走“志仁”小道后,一位学员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8.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感受忠诚 见证担当
毛泽东主席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评价:“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通过参观全体学员一致表示,我们要继承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推动历史转折的战略胆识和责任担当;弘扬革命前辈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和气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作出新的贡献。

9.许世友将军墓鞠躬拜谒:尽忠尽孝 感召后人
一桌一椅一床一棺木,简朴一生。孝母路前聆听许世友将军的“孝”事。6月4日下午,学员们怀着崇敬之情拜谒许世友将军故里。全体学员在许世友同志墓前深深鞠躬。不少学员眼眶湿润,泪光泛现。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学员们不仅感受到许世友将军英勇传奇的一生,也深深地体会到当今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没有老一辈革命家的牺牲付出,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大家都应努力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把这种精神带到岗位上和职责中,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10.主题教育专题辅导:学思践悟 奋力前行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6月5日上午,大家聆听了刘向阳研究员作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专题辅导。讲授中,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挖掘大别山革命历史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的感人事迹,引导大家在学思践悟中做到对党忠诚、坚定信仰,坚持人民立场,始终做到心中有民,担当历史责任,永远奋斗。
4天的学习紧张而又充实,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把大别山“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精神带入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审计工作的具体行动,并凝聚为脚踏实地、创新奋进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