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拨云见日,新的生活重新启航。近期,我有幸参加市检察院组织的综合素能培训班,心情豁然开朗。更荣幸的是课程设计安排了“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感悟初心使命”,这不仅是素能培训充电,更是思想灵魂的再净化再升华。
短短五天的培训匆忙而紧张,课程却丰富而精彩。每一堂课,每一个场所,都令人学有所悟,观有所获。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许世友将军故里,每一处都是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再现,如泣如诉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坚定不移慷慨赴死为革命,苏区人民历经磨难万众一心宁死不屈作抗争。美丽乡村创客小镇田铺大塆、光山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文殊乡东岳村,从战火中走来,在贫困中挣扎,经几代人奋斗,现如今安定祥和美丽富足如诗如画,既实现了先烈们的理想,也体现了党的英明伟大。这是党员干部们自觉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勇挑重担帮助群众脱贫攻坚的杰作,又是以点带面铺天盖地乡村振兴的典范。无论是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还是共产党人的砥砺前行,其理想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人类正义而奋战,为人民大众谋福祉!
一路走来,感触最深的就是聆听《大别山革命历史主要特点及红色精神》的报告。中国革命史无前例,大别山红色革命精神彪炳史册。大别山革命斗争历时之长,地域之广,规模之大,环境之险,牺牲之多,作用之重,影响之深,意义之远,空前绝后,绝无仅有。28年红旗不倒,革命斗争未断,军队愈挫愈勇,军人九死一生信念弥坚;群众热情不减,家家拥军不顾生死全力以赴干革命。纵观大别山革命斗争史,探究红色革命精神,大别山革命乃至中国革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与辉煌,红色基因是根本保障。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毛主席曾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混乱的社会现状,恶劣的生存环境,年年混战,民不聊生。生性刚烈的大别山人自然要抗争。当人们认定“必须通过革命改变命运,只有红军才是一心为民”的信念后,从此坚信不疑革命道路,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斗争。令人感动的是大别山区一个人革命带动一家人从军,一家人拥军感召千万家革命。漫长的斗争岁月,革命道路曲折艰险。反动势力数次反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镇压屠杀,在暗无天日的白色恐怖中,革命火焰从未熄灭,军民信念从未动摇,“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铸丰碑”便是苏区军民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力证。正是这种信念支撑,大别山的革命火种燃遍全国,大别山革命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二、无私的牺牲奉献。大别山的革命斗争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还取决于大别山军民的无私牺牲奉献的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根据地就有200多万人投身革命,近100万人为国捐躯,在册烈士达13万余人,其中新县10万人口中有55000人为革命牺牲。最悲壮的就是徐海东大将,其家共有66名亲人惨死敌手。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的家遭土豪劣绅血洗,幸存下来的母亲和妻子将乞讨来的大米和鸡蛋送到红军部队,母亲饿死在自家夹墙内,妻子饿死在乞讨的路上。正是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徐海东、吴焕先这样的家庭,正是因为他们为红军做出的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创造了大别山的四度辉煌。
三、高度的团结信任。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党和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大别山人民始终相信党和红军,始终坚信自己选择的革命道路,处处发扬着“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的“一要三不要”和“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一图两不图”精神,数十万子弟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投身革命,其中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护军故事,普通农妇周家姆“舍子救红军”的英雄事迹便是典型代表。1928年5月一个傍晚,被敌到处追杀的王树声躲进周家姆家避难,周家姆毫不犹豫的让自己大儿子王政道换上王树声衣服被敌人抓走,王树声脱离了险境,王政道却被敌人残忍杀害。悲痛欲绝的周家姆又将其他三个儿子相继送进了红军队伍。正因为有无数像周家姆一样的人民支持,红军才日渐壮大,不断夺取胜利。红军也是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处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所到之处打土豪分田地,帮助劳苦人民翻身解放,被百姓视为子弟兵、“菩萨兵”。关键时候人民群众纷纷把“最后一块布,最后一碗米,最后一个儿子”交给红军,交给共产党。正是党和军民高度的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互相信任,才构筑起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钢铁长城,才使大别山革命旗帜28年在中国大江南北高高飘扬,大别山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成为我党我军宝贵财富。
四、绝对的忠诚担当。大别山革命队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能够历经艰险绝处逢生,是因为革命队伍中有很多临危不惧绝对忠诚勇于担当的革命将士。许世友将军是典型代表之一。这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战功赫赫,百死一生,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毛主席,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张国焘“肃反”杀害红军无数,在1.5万人的红四方面军中肃掉了2500名指战员。张国焘别有用心的滥杀并未动摇红军的信心,红四方面军指战员依然忠于党,忠于军队,顽强西征,虽近全军覆没,但从战略上配合了中央红军的行动。正是因为指战员的忠诚担当,艰难的完成了中央交派的艰巨任务,保存为了革命火种,锻炼了革命意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创造了仅红四方面军整编后的129师就歼敌50余万人的辉煌。解放战争时期129师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歼敌330余万。因为信任,所以忠诚;因为自信,所以坚定。正是千千万万许世友将军和红四方面军这样忠诚担当的军人和军队,大别山革命才屡创奇迹,中国革命必注定成功。
通过不断学习,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自觉走进先烈,使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理想更加丰满,信念更加坚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到经常忆苦思甜,躬身自行,始终永葆初心,感恩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重温历史,时刻缅怀先烈,自觉增强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必须要自觉继承先烈遗志,主动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发扬大别山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开启新时代新征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作为新时代检察人,我们必须始终“坚守信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心为民,永跟党走,忠于法律,扬善惩恶,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传承历史的接力棒,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应有辉煌。
作者:蔡东峰(作者系信阳市检察机关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