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揣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梦想,承载着新征程发展的希望,7月12日至18日,我们满怀激情,来到大别山干部学院,接受红色教育洗礼,重温革命的艰辛岁月,感悟“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通过这几天的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我们了解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一张张照片、一幅幅画卷,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我感触颇深。革命战争年代,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有5.5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可谓是“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听着老师的讲解,很多学员都流下了热泪。“红田”惨案遗址,不足30平米的田地上浸染了300多名革命烈士的鲜血。革命烈士潘忠汝,六次进出城门,掩护战友突围。肠子都露出来了,依然将肠子塞进肚子里拼命作战。革命将领徐海东满门英烈,徐家66口被国民党杀害,其中远亲39个,近亲27个。革命将领吴焕先,为了革命一家六口被害,母亲为了支持吴焕先革命,怀抱儿子崇仰的“马克思”画像,为躲避敌人追杀,藏在夹墙缝中被活活饿死。在那样艰苦战争的年代,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太太都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我们情何以堪?女战士晏春山被捕后,敌人对她钉竹签、烙铁烧、灌辣椒水,她拒不屈服。10岁参加革命,14岁入党的女英雄肖国清,被捕后敌人对她使用酷刑,拔光她的头发,但她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埋掉,年仅16岁……太多的例子举不胜举,他们倒下去的是骨肉身,竖起来的是革命的丰碑!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能否像他们那样一往无前,勇于献身?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为了革命如此坚定不移,奋不顾身?是理想信念。信念是什么?信念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物质大厦不幸坍塌,可以重新再造,但精神支柱一旦崩溃,则无法平复。我们的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也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先烈才能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抛头颅、洒热血,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开辟红色政权,建设革命根据地,创建新中国。
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革命先辈们都能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再对比现在的自己,我深感惭愧。面对今天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有的同志平时在工作上遇到一点麻烦和难题,就耿耿于怀、满腹牢骚,利益面前斤斤计较,困难面前绕道而行,责任面前推诿扯皮,我们还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吗?此行让我们在重温革命历史中,感悟到自己的初心使命,“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想要在老百姓心中有地位,就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
(作者:李玉红,新密市"高扬红色旗帜凝聚先锋力量"农村优秀党员示范培训班(第三期)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