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培训 > 学员论坛
学员论坛

忆历史 寻初心 情系大别山

发表时间: 2020-07-27 来源:管理员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而有的人却选择了舍生取义,他们把对革命的追求置于生命之上,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一次次把自己的安危抛于脑后。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赴死之时可曾有过犹豫、彷徨?想必对他们来说,有着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为了找寻革命的初心,我们来到了大别山,触摸历史的脉搏,回望那段烽火岁月,寻找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其实我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每次来都是满满的感动。当年新县总人口只有不到10万人,参加红军牺牲的烈士就有5.5万人,这里当之无愧是革命圣地,每一寸土地上都流淌着革命先烈的鲜血。巍巍大别山,猎猎党旗红。山山埋忠骨,岭岭筑英魂。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历史不仅是一本教科书,还是一面照亮现实的镜子,这次的红色精神洗礼让我再次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大别山精神永不过时,它对当今时代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大别山是一座充满故事的山

地主少爷吴焕先,家境殷实、不缺衣少穿,他却选择了一条走向革命的道路。“不供祖宗供马列”,他传播革命思想,和穷苦百姓站在一起反抗地主,发出“不死就要干革命”的口号,成为大别山区革命队伍的精神榜样,牺牲时年仅28岁。传奇将军许世友,既有革命铁血,又有孝母柔情,他在60年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没能在母亲身边尽孝道,他“三跪慈母”,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用自己的一生讲述了忠孝两全的故事。杜鹃花开分外红的“红田”,一片不到30平方米的稻田,牺牲了300多名烈士,随便抓起一把泥土都能攥出血来,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杜鹃花,每一朵花都在诉说着英烈不屈的灵魂。一个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都蕴藏着大别山的红色基因,这些红色故事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时代,始终不忘来时路,传承和弘扬新时代的大别山精神。

大别山是一座军民同心的山

大别山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广大的革命老区群众,周大娘为了救王树声,亲手把自己的儿子交给敌人,吴焕先的妻子把最后讨来的粮食送作军粮,自己却饿死在野外。最后一粒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唯一的儿子也要送去战场,淮海战役就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人民群众这么赤胆忠心的支持,共产党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共产党人只有牢记宗旨,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义无反顾跟党走。新时期党员干部应时刻回望初心,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排民难,抒民忧,解民困。

大别山是一座蕴藏宝藏的山

我们去了田铺大塆,一个创客小镇,探寻这里的乡村振兴之路。这里利用丰富革命故事的红色资源、天然氧吧的绿色资源、历史悠久的古色资源,他们不挖山、不填塘、不破坏森林,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发展起了特色旅游,当真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更多村民也愿意回到家乡,实现全村的共治共建共享。的确,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到这里时讲的那样,乡村振兴不一定要大拆大建,而是利用好现有资源,把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

初心,是一个人最初的愿望,始终不忘初心,才能成就最终的事业。选调生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更应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寄托,不把选调生当职业,而是看成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提到,“如果我们经过冷静的考察,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于它,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选择党和人民,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作为一名选调生,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任,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融入基层、服务群众,在扎根基层中学习、思考、实践,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源于苦难,源于梦想,源于信仰。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如今,新时代的号角已吹响,乘风破浪正当时,我们更应当学习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用大别山精神筑牢党性之魂。

(作者:李晓鹏,共青团郑州市委2020年度“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学员)

前一条: 回望大别山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