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培训 >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信阳市2022年秋季学期主体班学员热议“开班第一课”

发表时间: 2022-10-12 来源:管理员

编者按:

10月11日,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孙巍峰在信阳市2022年秋季学期主体班开学典礼上讲授的“开班第一课”《乡村振兴扛旗 美好生活出彩》,在我院主体班学员中引起热烈反响。

当天下午,主体班学员们积极开展分组讨论,大家纷纷结合岗位职责,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学习体会。大别学苑从中采撷部分精彩发言,与大家分享交流。

鄂豫皖革命纪念馆馆长查智力:

“开班第一课”以《乡村振兴扛旗  美好生活出彩》为题,内容深入浅出、内涵丰富,让我们备受鼓舞。这既是一堂党性教育课,也是一堂思想动员课,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工作思路和现实路径。结合学习内容,有三点心得体会。

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树牢大局观念。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扛稳扛牢乡村振兴这个重大政治责任和重大历史使命,要认识到必须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真正扛起乡村振兴大旗。不忘初心,找准定位,不断加压奋进。站在红色文化宣传战线上,我将立足本职,带好队伍,进一步挖掘好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让干部群众从革命历史中汲取乡村振兴的前进力量,不断提振老区人民驰而不息、追梦前行的精气神。躬身入局,抢抓机遇,共建美好信阳。面对下一步承接大别山红色主题公园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的重大任务,我将躬身入局,脚踏实地抓好项目建设,通过红色资源整合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实现“两个更好”,谱写“美好生活看信阳”绚丽新篇章贡献力量。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董立龙:

“开班第一课”立足新时代“三农”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围绕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深入阐述了乡村振兴扛旗背景、战略和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意义。在做实做细乡村振兴工作中,需要我们坚持系统思维,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撸起袖子干。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凡事“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工作落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甩开膀子干。新时代有新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群众,心怀真情地关心群众疾苦,感群众冷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沉下身子干。党员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坚持调查研究,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中,提升各项工作质量水平。

团市委副书记吕欣波:

“开班第一课”围绕“乡村振兴扛旗 美好生活出彩”主题,分别从背景、战略、探索三个方面,为大家带来了一堂意义深刻、方向明确的生动精彩授课。乡村振兴扛旗是“1335”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下一步围绕“1335”工作布局、擘画“五个着力”蓝图、打造美好生活目的地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传授了方法、提出了要求。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到乡村一线建功立业,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信阳共青团要找准定位,聚焦团的主责主业,以服务、凝聚、培养青年人才为切入点,组织动员广大信阳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做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引流培育者、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呵护者、乡村青年发展资源整合者、乡村青年文化风尚引领者和乡村治理助推者,推动形成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具有共青团特色的工作项目和服务平台,以实际行动为全市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新县县政府副县长、吴陈河镇党委书记张梦瑶:

短短三个小时的“开班第一课”,把“三农”工作讲得很透很实,让我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脉络、理论渊源、主要推进路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可以说是给了我们一把开启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立足工作实际,要做到乡村振兴扛旗,对于我所在的乡镇而言,亟需解决产业如何强起来、产品如何销出去、资源如何用起来、人才如何引进来的问题。怎么破题?就是“开班第一课”所讲的,要做好延深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供应链、完善组织链、配套数字链。从当前来看,要擦亮党建引领主导产业这一品牌。吴陈河镇不仅有“党建+主导产业”的组织优势,有“两省道一高速”的区位优势,而且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健康养老、乡村旅游、研学培训四大主导产业,下一步就是要深入研究政策红利,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不断完善产业链条,让良好的生态、强劲的产业成为实现群众美好生活的强大引擎。

市委改革办改革三科科长姜涛:

“开班第一课”从历史的维度剖析了乡村振兴的背景渊源,从理论的维度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战略战术,从实践的维度解读了乡村振兴的信阳探索,让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乡村振兴要有信心。信阳是农业大市,乡村振兴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更有机遇。要从思想上出发,坚定信心,激发内生动力,鼓励和引导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创造幸福,将群众从“旁观者”的角色转变为“亲历者”。乡村振兴要有恒心。乡村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坚定恒心,保持攻坚力度不减、投入力度不减、工作干劲不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带动,创造更多的“信阳经验”。乡村振兴要有决心。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认真履职,坚持问题导向,要有时间节点意识,坚决扛牢主体责任,抓好抓实抓细各项工作落实,补齐短板弱项,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息县人大法工委主任王金英:

“开班第一课”以“乡村振兴扛旗 美好生活出彩”为主题,结合信阳的实际,深出浅入地讲述了乡村振兴杠旗的意义和实现路径,感触最深的有三点:

“三产”融合为路径,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链,提升价值理,完善组织链。这一论述为乡村振兴这台“发动机”注入了新能源。以党建统领为保障,推动乡村振兴,着力激活乡村自治内生动力。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乡村振兴要“振心”,抓住人这个关键,充分调动“名誉村长、五老四员、成功人士”等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这一讲述为基层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症开了良方。要吃透目标任务,明白乡村振兴朝哪干。从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进一步为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按着“开班第一课”所讲的,在今后工作中要真有情、真有方向、真有耐心,为乡村振兴出彩贡献自已的力量。

/市2022年秋季学期主体班学员

/培训工作部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