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学亦浓,“充电”正当时。7月30日至8月4日,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46名来自一线的教师,从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来到中国革命历史上著名的“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贵州省遵义市,开展2023年夏训师资培训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增强能力本领。
“这是一次砥砺初心、教学相长的生动实践”。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赴遵义培训是学院今年夏训的关键一环,旨在通过“走出去”学先进,借他山之玉提升学院教职工教学科研、服务保障等各项能力,切实做到学以致用、以学促变,更好地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奋力创建全国一流党性教育干部学院。
追寻足迹强党性
遵义,这是一座关乎中国共产党前途命运的“转折之城”。炎炎盛夏,或骄阳炙烤,或大雨倾盆,却阻挡不住参训学员追寻先烈足迹、感悟革命精神的脚步。
来到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首先映入学员们眼帘的是毛泽东同志亲手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88年前,在这栋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二层小楼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跟随讲解老师的讲述,大家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里陈列的珍贵实物、史料图片,深刻感悟了“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
走进凤凰山烈士陵园,学员们淋着细雨,攀登317级台阶,在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聆听了红军“菩萨”的感人故事;冒着酷暑,学员们来到四渡赤水纪念园、苟坝会议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息烽集中营、花茂村等现场教学点,深入体会革命先辈长征时期的苦难艰辛、面对敌人威逼利诱时的坚贞不屈,亲身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成就,引发了思想共鸣,锤炼了坚强党性,增强了实干信心。
站在赤水铁索桥上,望着脚下滚滚流淌的赤水河,教学科研部老师林海平不禁感叹道:“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斯人虽逝,精神长存,激励我们永葆赤子之心,在新征程上奋力前行。”在参观苟坝会议旧址时,对外交流与联络部老师熊燕同样感慨地说:“毛主席提着马灯,夜行在苟坝崎岖的小路上,再难也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学用相长启思路
为期6天的培训,8次现场教学、3次专题讲座、2次交流研讨、1次情景教学……在紧张有序的培训学习中,学员们不仅深刻领悟了革命精神,更在一次次课程学习和研讨交流中,开阔了眼界、启发了思路、提升了能力。
“怎样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遵义会议讲深讲透?”“怎样讲好遵义会议精神的现实启示?”带着问题,学员们认真听、认真记、现场请教、研究分析,仔细揣摩“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遵义会议与党的自我革命”“向红军学习执行力”等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讲述方式,感悟学习遵义干部学院课堂教学开发打造与讲授的方法技巧。在现场教学中,大家感到有教学导语和小结,教学过程逻辑严密连贯、环环相扣,非常规范;“从遵义会议看团结统一”“红军‘菩萨’的启示”“打破才能得生机”等现场专题讲授课注重讲好故事、回应时代需求、让历史照进现实,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应当学习借鉴。通过课余交流请教,学员们认真学习了遵义干部学院立足当地实际,从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形式、加强理论研究等方面着力,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增强党性教育实效的好经验、好做法。
培训期间,大家还观看了大型情景剧《伟大转折》。夜晚开展分组研讨时,学员们结合培训所思所想所得和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实际,从课程内容、形式、逻辑架构等多个方面,查不足、谈体会、讲收获,及时把热乎乎的学习心得转化为今后做好教学培训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动力。
学员代表感悟
培训工作部教师陈立琦:
六天的学习,每一节现场教学都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发人深省;每一次研讨学习都启迪着我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勇往直前。遵义红色之旅,使党旗的红色更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让我更加懂得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幸福来之不易。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夏训为契机,真正运用好此次培训的所学所获。拼字当头,锤炼硬作风,干字当先,锻造硬队伍。把“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转化到具体工作中去,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同向发力,为全院上下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深入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中奋勇前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科研部教师易照霞:
八十多年前,一群满怀理想的年轻人走进遵义市,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命运;八十多年后,我们追随先烈的脚步,现场感悟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此次培训紧扣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精神这个主题,精心选取每一段史料、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不同视角,以不同的风格为我们讲述了那段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受益良多、收获颇丰。
作为从事党性教育工作的老师,我要深学细照笃行,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实际成效,在工作中检验,在检验中反思,不断筑牢知识基础、优化课程内容、提升授课能力,为此次夏训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学院第二个十年的高质量发展增添内生动力。
教学科研部教师刘万鹏:
最初知道遵义会议是在中学历史书上,这次近距离走进遵义会议会址,通过聆听老师的讲解,那段历史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的心灵和思想受到洗礼,也更加懂得什么叫坚定信念、顽强意志。遵义是一座革命红城,也是一座生态绿城。我们去的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遗迹、美丽乡村华茂村都是绿色生态环境和红色文化相交辉映,游人如织,让人印象深刻。这说明革命传统教育在遵义做得好。
令人震撼的情景剧《伟大转折》,融合了革命史、英雄人物和少数民族文化、酒文化、杂技文化,让我身临其境体验到红军长征岁月。作为党员,我们要从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工作和生活中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教师方新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遵义会议旧址,体悟到团结统一;在苟坝会议旧址,体悟到坚持真理;在茅台镇,体悟到独立自主;在娄山关,体悟到坚定信念。遵义会议精神成为我奋力前行的又一动力源泉。遵义干部学院名师云集、尽显睿智,好课连连、精彩纷呈。课堂教学条分缕析、妙语连珠,微党课举重若轻、功底深厚,现场点评深入浅出、发人深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结合自己的研究教学工作,踏踏实实、用心用情,更多更快更好地出成果出课程,为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学以致用,以学促变。为期6天的遵义学习充电之旅圆满落幕,学员们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教育工作者,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把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新颖的授课技巧、好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化能力,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