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故事
红色故事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后的立足之战

发表时间: 2023-02-22 来源:管理员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后的立足之战

——高山铺清水河战役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高山铺清水河战役烈士纪念碑坐落在湖北省蕲春县烈士陵园,立于1989年,2022年8月重新修缮。纪念碑高27米,用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由巨型步枪刺刀雕像碑顶、碑身、基座三部分组成。碑身正面上方是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碑名——“高山铺清水河战役烈士纪念碑”,碑身雕刻三幅关于高山铺战役的大理石浮雕,重现作战的激烈场景和我军顽强作战的英勇姿态。碑座镌刻着由蕲春县委县政府撰写的纪念碑碑文,全文如下:

一九四七年秋,在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关头,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全国性反攻序幕。实施战略展开后,于十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在蕲春县东南部署、指挥了著名的高山铺清水河战役,一举歼灭国民党整编四十师及五十二师八十二旅共一万七千余人,上威武汉下慑九江,控制江防三百余里。这是我军进入鄂东后发起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它有力地配合了外线及各大战场的战略进攻,为重建和坚持大别山根据地,乃至迎接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在这次战役决战中,直接参战的野战军一、六纵队主力及中原独立旅的指战员,面对装备精良的顽敌,奋勇争先,前赴后继,表现了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有八百余名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蕲春从一九二六年建立党的组织以来,一直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全县人民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有三千一百余名烈士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在这次战役中,全县人民发扬烈士的大无畏精神和拥军支前的优良传统,在地方党组织的带领下为输送给养,抢运、养护伤员,竭尽全力,直至献出生命。

一九八七年,正值纪念高山铺清水河战役四十周年之际,我们根据全县人民的意愿,在当年克敌制胜的战场,辟土建碑,缅怀先烈,昭示未来,激励今人,教育后代。

青史永铭先烈志,长征未允下征鞍。革命的丰碑必将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自甘于先天下忧、后天下乐,把革命前辈开创的共产主义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英雄的丰功伟绩光照千秋!

烈士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中共蕲春县委员会

                           蕲春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九年十月立

                         ○二二年八月重修

碑文语言凝练、行文简朴,记载了刘邓大军在高山铺对敌作战的英勇事迹,抒发了对高山铺清水河战役烈士的缅怀和敬仰之情,表达了对蕲春人民群众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崇高敬意。

“这一仗非打不可”

1947年夏,根据党中央“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的战略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4万余人,转战千里,长驱直入大别山,将解放战争的主战场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胜利到达大别山。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依托该区可以瞰制中原,威胁南京、上海、武汉,是我军进行战略机动夺取中原和进军江南的重要战略阵地。

初入大别山,刘邓二人并无立即集中兵力打大仗的计划,而是将重心放在动员部队筹借棉花布匹,自染自缝、储备急需冬衣上。国民党军却咄咄逼人、步步紧追,加紧部署部队攻打刘邓大军。为防止刘邓大军乘势渡江南进,蒋介石急令全部美式装备、战斗力较强的整编第40师及整编第52师第82旅经团风、浠水向高山铺方向疾进,企图将我军阻滞或歼灭于长江北岸的湖沼地带。面对国民党军的尾追不舍,刘伯承、邓小平当机立断改变战术,决定歼灭该敌再解决棉衣问题。刘邓二人对此役颇为重视,这一仗胜败如何,不仅直接影响部队的士气和信心,而且是对中央战略反攻总体部署的一次验证。

引诱孤敌进伏圈,巧设“口袋”钳锁喉

10月26日拂晓,天公作美,高山铺云山雾罩、细雨丝丝,一眼望去视线模糊。国民党军第82旅从漕河镇、第40师从三家店遵令出动,成3路纵队沿公路向东疾进。由中原独立旅第4团9连和旅侦察连乔装成形单影只的地方游击队,身穿杂色破旧服装,手持“汉阳造”“老套筒”之类的旧式武器,在七里桥西南方一带的丘陵地区,开始同第82旅先头部队接触。在运动防御中,引诱小分队紧抓敌军孤傲轻敌的心态,故意多次示弱,充分暴露自身缺点,迷惑敌人。敌军果然中招上钩,以为眼前就是一股势单力薄、孤军奋战的游击队,有恃无恐,在我军引诱下行军速度极快,毫无顾忌地向广济方向直线前进,很快就钻进了我军预设的“口袋”。

当敌前卫团进到洪武垴西侧山腰时,第1旅第1团的2营5连已赶到洪武垴山顶,立即与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因洪武垴和界岭控制着通往广济的咽喉要道,又是我军预定歼敌的最后阻击线,所以双方战斗十分激烈胶着。与敌反复争夺13次后,我军终于牢牢控制了洪武垴和界岭。这两个制高点好比一把巨大的铁钳,紧紧卡住浠(水)广(济)公路的咽喉。与此同时,6纵主力业已占领高山铺以西地区,彻底截断了国民党军的退路,对敌人形成了四面包围,为扎紧“口袋”做好了充足准备。1纵司令员杨勇审时度势,提前下达总攻的命令。我军以高制低、势如破竹,从四面八方以绝对优势压制敌军。敌人四散逃窜,溃不成军,枪炮声、厮杀声、呐喊声震山撼岳,大炮、机枪、弹药扔得遍地都是,一片狼藉。此战共歼敌17000余人,击落敌机一架,缴获大批装备及军用物资。

我们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

这次胜利,离不开鄂东人民群众的无私援助和大力支持。鄂皖边中心县委积极组织数千名群众不顾枪林弹雨,前往战场用担架运送、抢救伤员,有的还专门在沿途提供热水和馒头,有的为伤员送药、换药、擦洗伤口。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被捕群众到死也没有透露我军的一丝踪迹,充分体现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谊。

高山铺之战,沉重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是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的关键一役。高山铺大捷的喜讯传到陕北,毛泽东悬着的心轻松了许多。他对周恩来说,它的全部意义在于我军已经能够在大别山进行大兵团作战。11月1日,鄂豫皖前线司令部发言人谈大别山形势时说:的确,我们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3年2月17日第6版)

前一条:没有了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